河南能源4处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2020年12月07日16:0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日,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审核确定、发布了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永煤公司新桥煤矿、马泰壕煤矿以及焦煤公司赵固二矿、贵州豫能公司新田煤矿等4座矿井在列。

近年来,河南能源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智能化技术创新与矿井安全生产融合,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全面推广”为总体原则,持续完善智能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注重顶层设计,打牢创新高效发展根基

“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疏者根必深。”河南能源全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智慧能化”建设主线,研究制定煤矿智能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把全面应用5g技术列入智能化建设规划,着力搭建信息全覆盖的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步伐。

河南能源紧密结合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工信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调研摸清企业智能化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高标准规划企业未来智能化发展路线。

建立信息安全智慧管控平台,加强各级数据中心网络安全建设,全面梳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等基础工作,构建整体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推进主数据治理建设,解决集成效率低下、信息孤岛、数据冗余等问题,将集团各业务系统打造成相互连通、共同协作的整体,为企业决策提供完备的数据支撑;和阿里云、华为云、联通、电信等平台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推进企业上云工程。

加强人才技术培养,推进智能化专业化团队建设。先后组织人员前往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等地实地考察,邀请了德国玛珂、天地玛珂、郑煤机、太原煤机厂、三一重工等多家企业来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提高人员素质。

强化科技创新,全面推进智能化建设

2018年3月,河南能源启动了“智慧能化”项目建设,明确了“构建覆盖集团全过程管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信息化支撑体系”的建设总体目标。经过两年多的投资建设,集团及其二级、三级单位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绩。

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思路,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全面推进企业智能化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安全生产智慧管控、统一沟通平台、智慧管理决策支持平台、智慧党建项目等11个项目已上线运行,初步构建完成覆盖集团59对生产矿井的自动化管控体系,实现安全生产过程可知可视、管理和系统可预警报警。

在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方面,共完成永煤公司车集煤矿、焦煤公司赵固二矿等5对矿井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充分发掘和利用数据资源,部分矿井基本达到生产系统全动态监测、自动化控制、可视化操作,逐步减少人工管理流程,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大力推进智能采掘工作面以及5g 智能煤矿的相关应用,初步建成基于gis地图、多网络融合、多系统联动、多指标预警、多专业协同、大数据分析的统一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了矿井“智能”管控。

在智能煤矿建设方面,新桥煤矿智慧矿山已建成子系统22个,形成了管、监、控“三维一体”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在22个子系统中,电力监控系统、排水集控系统、主煤流集控系统、压风机自动运行系统已实现远程集控、无人值守,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安全生产方面深度应用。赵固二矿14030工作面是河南省首个在井下完成整套综采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工作面,该工作面系统将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工作面自动调直、视频监控、采煤机记忆割煤、设备运行控制等功能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正常采煤生产过程以采煤机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为主,人工干预为辅,设备一键启动及360度视频监控智能化生产。

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设方面,河南能源计划在3年内建设34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目前,已建成永煤公司车集煤矿2901采煤工作面、义煤公司耿村煤矿13230采煤工作面等3个智能采煤工作面,基本实现了采面随机拉架、记忆割煤、惯导定位调直、集中控制、远距离自动供液,转载机、破碎机、皮带机尾自移,皮带自动张紧,煤仓煤位联锁,一键启动和远程集中控制等智能化开采功能。2020年3月19日,河南省省长尹弘到车集煤矿调研,观摩了该矿2901自动化工作面一键启停、远程控制操作,对该矿推进装备升级和智能化建设的力度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在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方面,目前已完成包括赵固二矿11012上顺槽、陈四楼矿2901上顺槽等智能化掘进工作面6个,在城郊煤矿投入使用了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制造的全功能、智能化煤矿井下岩巷快速掘进设备“永煤先锋号”,该设备开挖直径5.03米,刀盘驱动功率960千瓦,总装机功率1835千瓦,大幅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及降低煤炭开采成本,提升煤矿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能力,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自动化子系统建设方面,共规划建设自动化子系统387个,目前已建设完成自动化子系统316个,其中,2019年建成246个,2020年已建成70个。截至2020年11月底,共有200余个自动化子系统接入集团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

在非煤矿山建设方面,焦煤公司千业水泥为“无人矿山”建设试点,是河南省第一个基于“5g ”的无人矿山项目。该项目持续完善优化矿区dcs系统、智能专家系统、5g应用等,搭建了综合管控智慧平台,共投入14个5g基站,可实现60台无人车的无人驾驶,13台挖机、10台钻机的5g远程控制等应用,实现了露天矿产区铲、装、运的全程无人操作,使非煤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开采效率、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1000万元,节省材料费1800余万元,真正达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提效”效果。该项目也获得了全国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一等奖。

突出效益导向,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

在科技创新方面,集团智慧管控平台建设融合gis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智慧能化实现了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安全诊断、“大数据”挖掘分析、科学决策等功能集成应用服务,为提高瓦斯防治、水害治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实现精准调度、集中管理及科学决策带来了全新体验。集团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煤炭板块)项目于2019年6月份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在煤炭企业集团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河南能源也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两化融合”先进单位。

在减人提效方面,河南能源根据国家和我省相关政策,积极推进煤矿自动化减人工作,已累计实现优化合岗3100余人。仅2019年集团新增自动化子系统160余套,优化减员451人,每年可减少人工成本投入约4510万元。2019年,建成的3个智能采煤工作面较传统采煤工作面缩减人员共计134人,每年减少人工成本约1340万元。

在安全提升方面,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建设,河南能源智慧能化建设三级管控连接二级公司,直达基层厂矿车间,网络覆盖河南、新疆、贵州、陕西、内蒙古、青海等地的矿井,完成356个安全生产系统集成,实现了3600多个现场视频点播,以及信息采集和智能化预警报警功能,安全管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社会效益方面,煤矿智能化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依托智能化建设,新桥煤矿于2020年年初取消了夜班生产,而煤炭产量、营业收入、开拓进尺等主要生产指标均实现了年初既定目标,不仅保障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效益,而且极大提升了安全系数和职工幸福指数,让职工更多更好地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扭转了煤炭企业传统发展面貌,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河南能源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制定了以建立“新基建、新平台、新国企”为目标的“数智能化”建设思路,努力实现数字化的管理经营和智能化的生产运营,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原则,促进数字化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利用3-5年时间将河南能源打造成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肖雪 王伟阳 侯尚武)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卢明军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